具有扎实理科基础,是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前提条件,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是新工科专业结构重塑的重要命题,物理及其应用(广义地,本项目称之为“应用物理”)是推动现有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策动力。应用物理对卓越工程师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未来技术发展潜力的培养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本项目秉持“理工融合、学研一体”的教学理念,面向全校工科专业建立了多层次、多类型“应用物理”教学体系。在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培养层面,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类,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实施“物理+学科专业”分类施教,将各学科专业所需先导物理知识与专业课程“无缝”衔接;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层面,以物理实验国家级竞赛为导向,围绕工程技术命题,施行开放式、兴趣式、自主式的教学方式,建立了面向国家、省、校三级物理竞赛的实验选修课程体系。形成了“强化工程教育,支撑工科创新”的大学物理教育系列课程和“以理明智、以工践行”教学体系,助力我校进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全国第一方阵前列,成为我校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发展潜力培养层面,以应用物理专业及其创新班人才培养为依托,聚焦精密测量技术,以精密测量支撑多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及其工程领域应用需求,着力培养“厚理强工”的精密测量技术领域未来领军人才。
成果关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新路径的报告被收录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内参《教育工作情况》(第56期),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表扬。成果应用对我校工科专业全覆盖,辐射到国内40余所其他高校,助力我校26个专业40余次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毕业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就业率稳中有升。成果支撑我校各类工科竞赛,获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全国“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特等奖、全国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等。

成 果 曾 获 奖 励 情 况 | 获 奖 时 间 | 奖项名称 | 获 奖 等 级 | 授 奖 部 门 |
2012 |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 | 教育部 |
2022 |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内参刊物《教育工作情况》第56期文章提供者 | | 教育部 |
2021 | 部省合建框架下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建设 | 山西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 山西省教育厅 |
2019 | MOOC教学背景下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112”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山西省教育厅 |
2018 |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改革与实践 | 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山西省教育厅 |
2018 | 基础课程《数学物理方法》实践型教学改革及在相关课程中的示范应用 | 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山西省教育厅 |
2022 | 教学名师1 | | 山西省教育厅 |
2020 | 教学名师2 | | 山西省教育厅 |
2008 | 教学名师3 | | 山西省教育厅 |
2020 | 应用物理学 |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 教育部 |
2022 | 《大学物理》 | 国家一流课程 | 教育部 |
2020 | 《大学物理实验》 | 国家一流课程 | 教育部 |
2012 | 《大学物理》 | 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山西省优秀教材奖 | 高等教育出版社、山西省教育厅 |
2012 | 《大学物理实验》 | 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20 | 《新型光纤传感技术与系统》 |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20 | 《数理科学导论》 | 本科专业大类导论课程系列教材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22 | 《电动力学》 | 山西省一流课程 | 山西省教育厅 |
2022 | 《激光原理》 | 山西省一流课程 | 山西省教育厅 |
2019 |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一等奖 | 国家级一等奖 |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委员会 |
2022 |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二等奖 | 国家级二等奖 |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委员会 |
2022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 国家级二等奖 |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组委会 |
2022 |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三等奖 | 国家级三等奖 |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委员会 |
2021 |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 国家级三等奖(3项) |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组委会 |
2019 |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三等奖 | 国家级三等奖(2项) |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委员会 |
2022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 国家级三等奖(2项) |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组委会 |
2022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 国家级优秀奖(2项) |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组委会 |
2019 | 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 国家级一等奖 | 教育部 中国物理学会 |
2021 | 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数字-模拟混合信号收发机 | 国家级二等奖 | 教育部 |
2021 |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国家级铜奖 |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委员会 |
2018 | 第九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 国家级三等奖 |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组委会 |
2019 | 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华北赛区创意组一等奖 | 华北赛区一等奖 |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委员会 |
2022 |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华北赛区创意组一等奖 | 华北赛区一等奖(2项) |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委员会 |
2022 |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华北赛区创意组二等奖 | 华北赛区二等奖(6项) |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委员会 |
2022 |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华北赛区创意组三等奖 | 华北赛区三等奖(2项) |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委员会 |
2021 |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华北赛区创意组二等奖 | 华北赛区二等奖 |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委员会 |
2020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华北赛区创意组二等奖 | 华北赛区二等奖 |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委员会 |
2018 |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华北区赛 | 华北赛区二等奖 |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组委会 |
2020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华北赛区创意组三等奖 | 华北赛区三等奖(3项) | 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委员会 |
2020 |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创意组 | 华北赛区优秀奖(2项) | 中国光学学会 |
2019 |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 华北赛区三等奖 |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华北赛区)组委会 |
2021 | 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省级金奖 | 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委员会 |
2019 | 第四届山西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 省级一等奖 | 山西省教育厅 |
2021 |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 省级一等奖 | 山西省教育厅 |
2018 | 山西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 | 省级一等奖 | 山西省教育厅 |
2022 | 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省级银奖 | 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委员会 |
2021 | 第六届高等教育杯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 华北赛区一等奖 | 教育部 |
2022 | 第七届高等教育杯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 山西赛区一等奖 | 教育部 |
2020 | 全国总决赛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企业命题方向 | 特等奖 | 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竞赛组委会 |
2018 | 全国光电信息类教师授课比赛 | 二等奖 | 教育部 |
2019 | 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 | 山西赛区一等奖 | 山西物理学会 |
2022 | 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物理学科导师 | 人才培养计划物理学科导师 | 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 |
2022 | 学术桥评审专家库成员 | 评审专家 | 中国教育战略发展学会 |
2021 | 山西省光学学会第三届理事长 | 理事长 | 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 |
2019 | 国防科技创新特区主题专业组专家 | 专业组专家 | 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 |
2019 | 中国光学学会会士 | 光学学会会士 | 中国光学学会 |
2019 | 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拔尖骨干人才 | 拔尖骨干人才 | 中共山西省委 |
2019 | 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 | 青年优秀人才 | 中共山西省委 |
2019 | 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高端领军人才 | 高端领军人才 | 中共山西省委 |
2023 | 中国科协科技人才奖项评审专家 | 评审专家 | 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 |
2022 | 《量子电子学报》第八届编委会副主编 | 副主编 | 《量子电子学报》编辑部 |
2019 | 全国高校VR课件设计与制作大赛 | 一等奖 |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 |
2020 | 2019-2020 学年“青欧奖”优秀教师奖 | 优秀教师奖 | 本校 |
2022 | 2022 年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 | 全国百强优秀导师 | Light与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组织委员会 |
2019 | 第十四届“兆易创新杯”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 优秀指导教师 |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
2022 | 光电类专业“电动力学”课程思政探究 | 教改论文 |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
2022 | 融合 PhET 模拟交互技术和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成果的激光原理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 | 教改论文 |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
2021 | 基于手机的随机误差统计规律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教改论文 | 物理与工程 |
2021 | 精确求解无限长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的两种新解法及仿真验证 | 教改论文 | 实验技术与管理 |
2020 | 浅谈狭义相对论中的时空观—同时的相对性 | 教改论文 | 教育教学论坛 |
2019 | 基于云存储的实验报告无纸化管理 | 教改论文 | 实验室科学 |
2019 | 基于 Multisim 的电信号傅里叶分解与合成仿真实验 | 教改论文 | 大学物理实验 |
2019 | 利用微课和云存储提升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的探索 | 教改论文 | 大学物理实验 |
2019 | 分层介质等效电磁参数理论推导的新方法及仿真验证 | 教改论文 | 实验技术与管理 |
2018 | 基于等效原理求解介质球的极化场问题 | 教改论文 | 物理与工程 |
2019 | 一维纳米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温度特性研究 | 山西省研究生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山西省教育厅 |
2022 | 单量子点光致发光闪烁机理及调控研究 | 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山西省教育厅 |
2021 | 金纳米粒子非线性相干动力学特性研究 | 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山西省教育厅 |
2021 | 高空间分辨率混沌布里渊光相关域分析技术 | 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山西省教育厅 |
2020 | 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超外差精密测量研究 | 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山西省教育厅 |
2020 | 基于时间分辨的单量子点激子动力学研究 | 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山西省教育厅 |
2019 | 量子物理层保密通信实验研究 | 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山西省教育厅 |
2019 | 单分子量子相干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 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山西省教育厅 |
2022 | 高性能拉曼分布式光纤传感仪关键技术研究 | 郭光灿光学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 中国光学学会 |
2022 | 长距离混沌布里渊光相关域分析技术 | 中国光纤传感大会优秀 ORAL 论文一等奖 |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
2023 | 基于腔增强石英谐振的超高灵敏光声传感关键技术及应用 | 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 教育部 |
2023 | 面向新能源与传感的宽带光吸收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 山西省教育厅 |
2022 | 高空间分辨率混沌光时域反射测量技术 |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类一等奖 | 山西省教育厅 |
2021 | 宽带混沌激光时延特征抑制机理 |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 山西省教育厅 |
2021 | 表面等离激元多重法诺共振增强光学非线性效应研究 | 山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二等奖 | 山西省教育厅 |
2019 | 新型分布式光纤感测技术及应用 | 山西省科学技术技术发明类一等奖 | 山西省教育厅 |
2022 | 混沌分布式应变温度传感仪 | 首届“金燧奖”铜奖 |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
2021 | 基于混沌激光相干法的分布式光纤传感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 中国专利优秀奖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成果 起止时间 | 起始:2018 年 7 月 实践检验期: 2 年 完成:2021 年 7 月 |
成果关键词 | 厚理强工 理工融合 学研一体 |